2023届本科毕业作品选——公共艺术系
展览前言
《重述》
快进、快餐、快闪、快递、快手......
时间被发明,却还没被发现?视网膜被海量的视频碾压,从白天到黑夜,从小孩到老人,手指在不停的点击或滑动......瞬间寻找又瞬间抛弃!目标模糊了,被切换的观看却越来越快......虚拟的盛宴,虚拟的狂欢,被随时抽离现场的非自觉存在。专注力被截断,眼睛生足“狂飙”,是逃离当下还是追寻未来?19级本科就学挨过了大疫三年,终见朗朗晴天,呼吸自由。
公共艺术系本届同学为自己的毕业展取名《重述》,他们试图想讲述一些慢的事情,非拖拽快进,而是选择“倒带回放”,重述中新生可能。此篇摘录分享部分同学创作综述,略作散聊回应。
李雨涵、 张熳、邱善吉同学的《观瞳》装置作品,其创作综述摘录如下:
我们会发现人类眼睛的结构是如此的精致和美丽......从观察世界到反观本身,就像是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人认识自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永远是人类认识美的分支......瞳孔与剪纸艺术,它们都需要某种程度的细致和精确,眼睛瞳孔作为视觉感知的重要器官,对于细节和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同样的,剪纸艺术也需要有精细、娴熟和耐心的技巧。在剪纸作品中,每一刀每一折都需要精心斟酌,精准地施加到纸张上,这与眼睛对外界的精密感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作者所述,此组作品,提取瞳孔意象,把观看的主体变成了被看的客体,它本身的形态构造又成了延展图像语义的工具,借传统剪纸艺术的技巧,重新置换材料和展陈方式,重新定义了作品所占的空间场。
梁伟、徐一萌、周凤骆、陈荣幸同学的装置作品《蔓延》,其创作综述摘录如下:
主题《蔓延》即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在蔓延发展的状态中树立创新意识。作品分为“花蕊”、“花瓣”、“底座”三部分,用柔和、肆意的曲线生长状态突显小组主题,以蔓延为出发点在自然中找寻灵感,以新颖的造型展现传统竹编工艺,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在重塑文化,更是在重塑空间。
此组作品以竹篾为经纬之线,利用其曲张的力和势,蔓延出一种旺盛的生命状态。
张笑月、陈蕊妮、雷蕾、周沁同学的装置作品《SUGAR》,其创作综述摘录如下:
将糖画带给我们的美好记忆提炼为关键词“回忆”......决定保留糖画的部分传统手工艺,同时融入现代的科技,将糖画不易保存,实用性单一的弊端规避,以此展现糖画更多的可能性,去唤醒沉睡在人们心灵深处美好的记忆......糖画是一个极具个人特点的传统文化,它包含了制作者自身的情绪,因此我们决定引入糖画的制作过程,通过糖画这一媒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投影技术与3D打印技术,制定基础框架,收集不同人群个体的糖画作品,由制作者产出3D打印的复刻作品,以装置为桥梁,连接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以参与者的作品为填充物,充实装置,达到公共艺术所带来的互动体验。
此组作品构思新颖,把非遗“糖画”的摊位转换成一个内含新技术的小型交互平台。视觉,味觉,听觉同时打开,其艺术魅力温情,自然,没有任何隔阂,只有甜蜜的吸引。开幕当天,是吸粉最多的作品。
魏渝人、曾枭涵同学作品从家乡都江堰的古民居建筑和水文化的审美历史中寻找创作的契机,收集整理了几十件民居建筑部件和岷江漂浮木为视觉载体,融合漆艺,岩彩,拓印和当代综合材料壁画多种方式,转换了民居雕花部件和漂浮木本身的属性,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人文历史情怀。
何青松,伍婷婷,程方炫同学作品《观·点》,把民间抓鱼的鱼笼进行设计“异化”,创造了某种视知觉上的“陌生化”,捕鱼的笼子变成了抓住光的艺术装置。还有鲜清池、张文霖、陈青平、廖兴隆同学专注于岩彩壁画的材料语言,实验转换其更多的可能性。付久芮、苗鑫峰、李成、敖娜用漆工艺创新非传统的视觉,触觉感知方式。尹晶、罗捷文、尹珂依、吴雯、 崔曼莹、张雨彤、黄雅倩、张欣怡等同学以纤维材料为“重述”语言,设计创作了适合一些商业空间的美陈作品,也颇受观众喜爱。
此届毕设,以“非遗活化”为方法导向,以材料语言的实验性,拓展性为课程重点,以公共空间的功能优化、品质提升、意义转化、文化重塑等为创作目标。师生历时半年,辛苦劳作,终喜获些许进步。
时光荏苒,作品里蕴含着19级学子们四年的成长与蜕变。
预祝同学们展览成功。
公共艺术系
2023年6月5日
教师寄语
先智勇: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祝同学们一切顺利!
韩易非:祝同学们早日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朱博娟:推开世界的门,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张冰冰:引用两句话,送给同学们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时间之书》
“La rose ne panique jamais玫瑰从来不慌张”
—— 法国谚语
尉艺: 希望同学们前程似锦,再谱人生美妙乐章。
学生作品简介
一、公共艺术室内陈设方向
1、作品名称:观·点
作品尺寸:4m×5m×2.5m
作品种类:竹编装置
作 者:程方炫、何青松、伍婷婷
指导老师:张冰冰
创作(设计)简介:
用鱼笼捕捉光,会怎样呢?
由4000多根细又长的竹篾编织的18组造型别致的鱼笼是捕光的容器,鱼笼垒叠,竖立成林,穿梭在“林间”的观者,感受着缝隙里透过的光,这是柔软中渗透的力量,一种治愈的、温柔的力量,它捉不住,却散落满地……
2、作品名称:SUGAR
作品尺寸:3m×2m×2m
作品种类:互动装置
作 者:张笑月、陈蕊妮、雷蕾、周沁
指导教师:张冰冰、韩易非
创作(设计)简介:糖画,舌尖上的非遗,它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浅尝味蕾的甜蜜、晶莹剔透的美丽、生动有趣的形象、互动带来的快乐和开启未知的喜悦。治愈且快乐的一切,这是作品希望带给参与者的真实体验。
3、作品名称:织忆
作品尺寸:0.92m×0.55m,1.05m×0.96m,1.22m×0.5m
作品种类:金属编织工艺
作 者:徐诺、孟发美
指导教师:朱博娟
创作(设计)简介:如今人们大都是被生活推着走,从没有时间停下思考自己的价值。 通过自我探索,逐渐停下脚步,回忆过去,慢慢改变过往的思考模式,更好去认识并且理解自我以及世界。
4、作品名称:拟态
作品尺寸:4m*4m*2m
作品种类:机械互动装置
作者:毛诗梦,王志恒,李秋石,张瑜轩
指导教师:韩易非
创作(设计)简介:我们在探索一种脱离绝对理性的可能性,被浪费掉的物品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彼此聚拢,并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迫切地想要与周遭的一切事物产生新的联系,于是它开始了进化,并吸收着掉入身体的能量,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共生,同时也预谋着下一次,变化成更荒诞的形态。
5、作品名称:观瞳
作品尺寸:6m*2m*2m(尺寸可变)
作品种类:动态装置
作者:邱善吉、张熳、李雨涵
指导老师:张冰冰
创作(设计)简介:作品是以瞳孔为元素,通过篆刻工艺呈现的沉浸式动态装置。表达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过程,以及与人本身相关的反观和爱己。“认识你自己”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也是人类认识美的分支。
6、作品名称:旖旎
作品尺寸:3m-3m-3m
作品种类:纤维艺术装置
作 者:唐嘉敏、易小梅、李罗晟楠
指导老师:朱博娟
创作(设计)简介:本次毕业设计作品围绕“疗愈”为主题,探究疗愈艺术装置对疫情之下人们疲惫、空虚的内心世界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灵感来源于海洋与绿洲的融合,从浪花与涟漪中提取设计元素与之附和,光与海相遇,涟漪与浪花相拥,尽显装置艺术的慰藉和疗愈的作用。
7、作品名称:蔓延
作品尺寸:3m×3m×3m
作品种类:竹艺编织
作者:梁伟 徐一萌 周凤骆 陈荣幸
指导教师:潘雪梅
创作(设计)简介:竹编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此次设计运用竹编来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题《蔓延》即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事物,在蔓延发展的状态中树立创新意识。作品造型将花朵含苞绽放为主要的设计灵感,采用多种竹编编织工艺,以减少观者视觉疲劳;与灯光结合,灯影下的竹编纹样绚丽多彩,繁密而又不失美感。
8、作品名称:涟漪
作品尺寸:2.7m×15m
作品种类:灯光装置
作 者:王晋瑶、陶奕伶、王一淳
指导教师:韩易非
创作(设计)简介:砖块作为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了城市与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的发展与个体的存在。在社会中,每块砖块都在各自的岗位和角落中默默地构筑着整个社会,就像涟漪在水面上扩散一样,传递着影响和变化。夏布所塑造的静谧空间代表了一个寻求内心平静和和谐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让人反思社会发展和个体存在的空间。夏布和砖块都像是时间的见证者,记录着成长和变化,将砖块和夏布的特性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时间、变化、社会与个体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9、作品名称:失衡
作品尺寸:2.5m×2.5m×3m
作品种类:纤维艺术装置
作 者:王静、张雯静、蒋思维
指导教师:潘雪梅
创作(设计)简介:人类发展污染自然,自然灾害反噬人类,两者关系是失衡的。作品用“龙卷风”形态和色彩对比来表达失衡关系,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作品中融入传统工艺与纹样,也是一种传承创新。
二、公共艺术城市壁画方向
1、名称:浮梁遗翠
尺寸:1.25x2.7x2m 3.5x5m
种类:综合材料壁饰
作者:曾枭涵、魏渝人
指导老师:陈献辉 邹琼辉
创作(设计)简介:回忆起古城风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历史长河犹如翠绿的岷江水奔腾不息,屹立百年的古塔处处是景的都江堰。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浸染着的古韵气息与历史情感;在即将消失的古韵建筑中探寻水文化的历史情怀,提取古建筑符号在绘画上来表达建筑与水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材料间的交互,以墨水为媒介,运用拓印的技法把立体的建筑纹样从三维转向二维化在平面上表达。现代材料与老建筑部件的结合,让作品在过去与现在进行对话。在公共空间中聆听它们的故事与情怀感受,时光的温度,抚摸历史的痕迹。
2、作品名称:小镇
作品尺寸:50cm×60cm×6cm
作品种类:岩彩壁画
作品作者:陈青平
指导老师:陈献辉 邹琼辉
创作(设计)简介:小镇的建设如同蜡油那般,迅速成型。生活的地方如同烟火那样,缓缓消弭。也许流淌着的不止是记忆中的路边,房檐,以及所见之处落下的雨水,还有那些不曾忘却凝固在记忆的底层,也支撑着我们未来前进的模样。
3、作品名称:《嘉木有三》
作品尺寸: 60cmX60cmX6cm
作品种类:漆画
作品作者:李成 苗鑫峰
指导老师:陈献辉 邹琼辉
创作(设计)简介:赞颂养育了中华民族及文明的三棵树: 茶、漆、桑。自古以来繁荣的小农种植经济保障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同时滋养着文化源远流长。本作品从多个角度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先辈辛勤劳作的崇敬。
4、作品名称:心灵之旅
作品尺寸:3mx1.5mx2m
作品种类:绘画装置
作 者:李仪暄、张淇治
指导教师:雷雁沙
创作(设计)简介:设计说明:本组作品面向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群体,我们以光怪陆离的梦境世界为参考,以插画的形式绘制出一个关于心灵旅行的系列故事,并由童趣和治愈的空间装饰来辅助营造一个疗愈氛围。
5、作品名称:这个世界不能没有小狗!!
作品尺寸:2.5m×1.5m
作品种类:布艺壁饰
作 者:林诗婍、王一凡
指导教师:向前锋
创作(设计)简介:设计说明:在时光漫漫长河中,许多物种的生命降临,却又不知不觉离开。许多动物看似不会有机会与我们相遇,甚至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但它们与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遥远。在越来越城市化的社会里,人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逐步缩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减少,而小动物则可以作为我们人类身边的生活伴侣,帮我们解除生活的孤寂,调节心理健康。
6、作品名称:绮梦
作品尺寸:150cm*150cm*200cm
作品种类:纤维艺术装置
作 者:黄雅倩
指导教师:尉艺
创作(设计)简介:我的作品名为《绮梦》是以毛线纤维为材料 编织缠绕为主制作而成的装置作品。根据毛线的特性选取鲜艳的颜色打造梦中绚烂而又温暖的场景,在这个浮躁冷漠的世界给予心灵的慰藉与放松。
7、作品名称:夢
作品尺寸:1.8mx0.9m
作品种类:壁画
作者:罗泽莹
指导老师:先智勇
创作(设计)简介:将人和鱼融合又割裂,画面整体用梦幻的色彩表达出脱离了现实的幻想梦境,又用不同色块之间色彩的对比将自身与梦境之间割裂开。画中的鱼是自我的化身寄托我自由的心,希望不被束缚能够自由遨游拥有自己的天地,但我非鱼,梦境也并非现实,所以一切皆是“夢〞。
8、作品名称:动物冠
作品尺寸:60cmX60cmX9cm
作品种类:岩彩画
作者:廖兴隆
指导老师:向前峰
创作(设计)简介:将石英砂堆积技法融入岩彩创作,描绘不同种类的动物头部。用河沙铺在画板上作为作品底部,在表面涂刷多层蛤粉,保留河沙在画面表面的颗粒质感和蛤粉自然干裂的肌理效果。用岩彩粉末在其表面进行绘画,然后根据绘画内容用不同目数的石英砂在其绘画区域内堆积,使其更加立体,丰富。
9、作品名称:消融
作品尺寸:220CM*200CM
作品种类:岩彩画
作者:鲜青池、张文霖
指导老师:先智勇
创作(设计)简介:迁徙,是兽性,是动物的本能。时过境迁,当浓烈的绿逝去,在烈火中化作钢铁,动物也顺从本性,来到了这座钢铁森林里。凡一切相,皆是虚妄。
文明,是焚烧的灰烬,它覆盖着原罪,用身躯搭建智慧。动物,总是在尝试融入这个由同类搭建的舞台,但熟悉的叶片在消散,同行的伙伴血肉消融,留下的,是如同岩石般恒古的记忆。
当老虎被切割成合适于时代的碎片,鱼只留下再无法被榨干的骨骼,狐狸和兔子握手言和,它还是它吗?没人知道。命运,指挥着他们走向不属于他们的地方,如果没有意外,画中,将是它们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