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研究生毕业作品选-数码媒体艺术
刘思岑
此次毕业作品纪实摄影《宁静的清迈,棕榈下的童真》是往返于泰国清迈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的。
童真,被认为是人间最美的初级情感,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正如古希腊哲人曾说:孩子的眼睛里,深藏着这个世界最初的美好。但,各国的表现形式却不尽相同。每一种表现形式的背后都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民族气质。而这次,我将用镜头对准泰国南部小城清迈的一群孩童,去寻找泰国孩童内心的那份安然与宁静。
创作期间,几次往返清迈,清迈的大街小巷与百年古寺不期而遇,人们在佛教建构的“清净寡欲”的教条下,逐渐形成“乐天随缘,淡然平和”的民族气质及文化秉性。泰国孩子的童真除了有大多数国家的质朴外,还多了几分悠然与平和。他们在面对镜头时,所展现出的那份率真与无惧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里,每一次抓拍都是心与心的碰撞。他们经历欢乐与磨练,感恩与成长。在这里,学龄前的教育普及在寺庙中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独特的文化背景造就更加平等包容的成长环境。希望通过这组照片,传达出独特的泰国文化背景下儿童的成长。
杨博剑
专题摄影——《门》,从课题提出到拍摄完成历时一年半,完成了反映人文情感传递的专题摄影作品,分为--《国门》、《师门》、《学门》等几个篇章。旨在通过《门》这个题材,传达出入“门”传承、过“门”连理、认“门”望乡等,体会“门”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门外是世界,门里是家”的人文情感感受。
中国人,最注重的往往是情怀,往往是情感的传递,国门、家门、官门、行门、学门,众多的“门”带给我们不同的人文情感感受,以《门》这个专题摄影作为我的毕业设计,从摄影师的创作角度出发,研究作品的视觉表现手法及其情感表达在专题摄影中的重要性。看似是“门”的艺术视觉呈现效果,其实是文化的发扬、情感的传递。
专题摄影在创作的过程中,形式和艺术效果多样化,但情感不分你我,人皆有之,摄影师要有情,自己无情,作品肯定无情,作品仅仅只是一个载体。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没有蕴含感情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感动人的。
康洁、李力戈
情景式全息投影《归》。配合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实验性作品展示,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原李庄中央博物院在抗战生死存亡的战乱中,为保护中国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作品用全息投影展示能更真实的还原整个历史背景,以片段形式再现当时文物运送途中的艰难困苦以及看管守候的日日夜夜,让参观者更立体直观的了解李庄中央博物院历史,达到教育沟通和铭记的目的,唤起民众的爱国情怀。全息装置不仅可以在博物馆内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驻足观看,也可以在宜宾机场、地铁站、商场、艺术空间等一些公共场所进行传播推广。
由于疫情原因,此次毕业设计无法以实景+虚拟形式展示,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完整性,在线上将通过两个部分来进行呈现。请各位导师多批评指正,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对博物馆数字化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为弘扬中国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周佳冕
《画相·绘心》——觉囊唐卡画师影像纪实。毕业创作内容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唐卡(觉囊画派),以摄影图片和视频两种影像形式对唐卡画师进行拍摄。本次毕业创作我分别去了阿坝和上海两所觉囊唐卡传习所实地考察、采访与拍摄,在拍摄过程中感悟到了唐卡画师的匠人精神和内心的信仰,更看到了非遗文化、唐卡技艺与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我的毕设阐述:
觉囊唐卡是藏族众多唐卡画派的一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的画师,有的是出家的僧侣,但大多都是本地藏族人家的普通孩子,在过去的传统中,女孩子是没有资格画唐卡的,只能务农,但是现在他们和男孩一样,从小学习唐卡。长大后,他们将成为职业画师,继续临摹与创作。画唐卡是修行和感悟佛法的一种方式,没有一颗清净的、内在喜悦的心,无法画好唐卡。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对人气息的频率、眼神的摆动、用笔的力度,有很高的要求。
2011年,一位觉囊派僧人在阿坝壤塘创办了一间唐卡传习所,亲自教画唐卡,2014年,又在上海金泽创办了一间唐卡传习所。为了避寒,画师们冬春在上海画画,到了夏秋,又回到阿坝。在这一去一回中,觉囊唐卡也从高山上的草原庙宇走向了江南中的青瓦白墙,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到这个神秘灿烂的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