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举办“再见传统——紫砂工艺赏析”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3年04月18日]
(记者王小刚 郁柳葱茏)2013年4月17日工业设计系曹星老师在四川音乐学院新都校区5教学楼A303教室举办“再见传统——紫砂工艺赏析”专题讲座。我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崔闽清,工业设计系副教授:易晓蜜及部分学生出席此次讲座。
紫砂是陶的一个特殊种类,盛产于宜兴丁蜀镇一带。在丁蜀镇蜀山西南片300米左右范围内,考古人员重点发掘了一个废弃物堆积层和一座清朝中期停烧的古窑址,从中采集到了大量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紫砂残片。这次发掘新发现了许多紫砂款识,款识类型多样,有堂斋款、人名款、店号款、诗联款、年号款、花款、器名款、伪托款等。早期地层中的款识以刻款为主,晚期地层中的款识多为印章款。
被誉为“国粹”的紫砂壶,自古以来与奇石、兰花一起并称为“文人三雅”。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善、丰富。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如今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世界。陶艺的创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宜兴紫砂,也应该百花竞艳。紫砂传统是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在这基础上可以做多种多样的尝试,关键在于题材是否实用,手法是否传统,创作审美是否有现代性、创造性和个人风格。人们完全可以用传统题材和手法表达现代理念和情感。
传统紫砂壶也好,现代陶艺壶也好,也许最重要的是创新和文化。
此次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生做学问、搞创作要具备虔诚与专注、尊重和传承的精神品质。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要对其勇于付出、坚持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海报
成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展示教研室讲师:曹星 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紫砂工艺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