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毕业作品选-环境艺术-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室内设计
风景园林
作品名称:《“巷”往新生——基于城市更新理念下的成都市老旧社区更新提质改造设计》
小组成员:张璐文 肖静博 李莉
指导老师:向燕琼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本次设计以城市有机更新理念为基础,以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为切入点,在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基础下,以市井文化作为纽带、置入动态的模块化空间体系,打造多功能空间,激发空间活力、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和保障文化的完整性,实现历史与记忆的可持续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可持续性的发展,让老旧社区重新焕发光彩和生机。
作品名称:《嘀咕的塘坳—基于金堂洪水背景下的滨水公园生态修复设计》
Breathing pond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sign of Waterfront Pa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Jintang Flood
学生:林君韬、冯嘉茜、肖程月
指导老师:向燕琼
所在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设计说明: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场地占地15亩。金堂县素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称,但同时水也是长期困扰金堂县的一个问题。在2020年8月17日,一场暴雨让金堂这座小城经历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沱江洪峰,洪水问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金堂县的发展。如何有效缓解这一地方性问题成了本项目思考的核心。因此,提出了这座小城急需一处“过渡空间”承载起一系列具有弹性功能的景观空间,将城市与河道建立起耦合联系,以应对未来季节性雨洪。总体设计分别根据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水位线进行分层设计,每个层级之上的景观空间分别考虑了其弹性功能,结合园林要素中的道路、地形、植物、构筑物的分层设计,最终使整个场地的各个功能区块具有应对一定量的洪水的弹性策略,使人们在洪水灾害来临时不至于失去全部的户外活动空间。
作品名称:《牧野》
学生:高仕雨、乔苑、薛蕊欣
指导老师:向燕琼
设计说明:彝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凉山彝族地区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域个性的缺失,形象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困境,面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彝族传统也需要在保持传统意义上传承的同时 更加注重现代化的发展。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对当地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延展探索,深入分析,当地文化用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彝族文化,我们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恰当的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既要向世人展示民族风格又要让其内涵赋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使当地景观设计散发出它的魅力和民族气质。从众多乡村景观设计中脱颖而出,促进冶勒乡的发展。
冶勒乡,作为冕宁县一个落后的小村庄,给本次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设计基础。各项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设计者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以民族文化作为背景,在设计中适当加入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从中提取出所需要的元素,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使之成为景观设计元素。通过直接沿用、提取重构、母体衍化三种应用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在设计中。让民族之美不仅只表现在纸上,而是以更加直观的方式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彝族乡村呈现出不一样的具有浓郁彝族色彩的本土乡村景观。
作品名称:《“魔块”公园》
学生:段丽娟、韦超洁、曹玉岩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 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多元化空间的诉求,从“魔方、拼图、俄罗斯方块、积木”图案中提取设计元素,将“模块化” 理念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实现城市公园功能区的叠加,解决“小空间大利用”的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丰富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
作品名称:《荷市的生长日记》
学生:王卓、陈芯漪、郝廉心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本设计希望将荷花池街道改造成复合型多功能体验街道,希望在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更能增加荷花池片区人流量,带动经济增长,让“睡着了”的荷花池再度醒来,就如满是荷叶的池塘一样,她不是上一轮荷花凋谢了就没有了价值,而是在默默孕育着莲藕,准备着等到果实成熟又一次华丽绽放。这是荷花的生长规律,也是荷花池的成长方式。
作品名称:《思·路——以新都体育森林公园为例的线性公园设计》
学生:马潇、苟晓斌、游超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快速扩张的城市造成了绿地景观的减少,使城市空间破碎化、杂乱化。而狭长的线性绿地具有相对独特的形态,它可以穿透城市街区,连接破碎的场地的同时承担休闲、文化、观赏、游览、防护等多种功能,逐步恢复并重构城市街区的生态景观活力。本设计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桂水路,周边多为居住区,需要绿色开放空间的参与。在结构上,连续性为主的设计可连接破碎的场地,同时带来丰富的开放空间。
作品名称:《穿时境逆生--芜湖旧船厂更新改造》
学生:吕绞绞、黄雨青、肖慧雯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芜湖造船厂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次设计是将芜湖造船厂的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与现代生态园林相结合为主导思想。做到自然、简洁、大方;体现芜湖造船文化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使整个公园具有休闲、娱乐、度假、商业、创业、宣传、传承、知识普及等的功能。
作品名称:《浟·剧场--海滨生态公园》
学生:范峻瑞、刘昊燃、向星宇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剧场是一个时代综合而精彩的历史记录者。深圳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舞台,它包罗万象。吸收着国内外的新年轻人们去创造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像是这个剧场上的角色,绽放着自己不同的精彩。海岸的线性变化,海风拂过的轻盈潺潺海水层叠的动态,组合成这样流线的空间,组成了设计的主要构成。
作品名称:《“屿里——与你”蜈支洲岛文旅项目规划》
学生:陈肖同、彭世彦、徐舒瑶、张可心
指导师姓名:王晨光
设计说明:人的一辈子很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有限的生命里却有很多无限意义的事情,比 如与你相遇。我们一生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而爱人是唯一一个会陪我们直至生命终老的人,爱情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高尚的一种感情。但是在现在的社会里,渐渐的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我们希望能让爱情回归它最本质的纯真。我们此次的设计以爱情为主题,以恋人之间的感情 线路,为我们整个设计主要道路,来者去感受这个爱的过程。
作品名称: 《伦珠林卡》
学生:王珍、莫色伍几、王子星
指导老师:王晨光
设计说明:伦珠林卡是金色、光明、温暖、神秘的。加入图腾元素,深化其圣洁神秘的公园形象。选用加络纹的配色,色彩搭配十分丰富。表现多彩的人生的设计理念。有听水观山的静区,搭配大量的绿植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伦珠林卡是民族元素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它服务于当地也服务于所有人生旅途中的修行者。
景观规划
作品名称:《峭屿屾山——重庆九渡口港湾码头改造》
学生:万荣佳、魏嘉雯、崔文哲
指导老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整体设计运用重庆的交通文化,通过坡道与阶梯把建筑与功能区之间联系起来,穿廊穿巷的立体交通把老城区打造成一个3D的公共交流空间,以此来唤醒九渡口的经济、文化和工业码头记忆。还原自然景观,恢复生物多样性;打造湿地景观引入浮岛装置,增强自然生态自我调功能。重塑驳岸,提供更多亲水的机会,改善生物栖息地。
作品名称:《异托邦之境——自然的“绝对时间”》
学生:李天宇、谭昕、刘权锋
指导教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在未来景观设计主题上设计以恢复自然、效率生境、体验生境为愿景;以时间重构为概念建立不同植物组团的超级湿地营造森林之境还原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感以及感受植物生长中所带来的自然时间;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是异质的,尝试对空间异质重新组织的方式,结合深圳发展迅速和城市压力快节奏生活的背景,利用环境、生态、交互的“负空间"特件,营造“另一种空间”的导托邦之境。
作品名称:《斯然—西安诗意野趣公园》
学生:汪钧燕、杨菊梅、杨秀兰
指导老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本次毕业设计主题是斯然—西安诗意野趣公园。是在彭小柯老师指导下由我们环艺七班第三组汪钧燕、杨菊梅、杨秀兰同学共同设计完成。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占地 1000 亩,其中水域面积 300 亩。我们将该地块重新设计,旨在打造出一个山水、诗意、野趣为主题并做成一个唐代诗意与现代结合的赋有野趣的公园公共空间。
作品名称:《茏艮——城市复苏的心脏》
学生:赵若含、钟姝颖、姜力
指导老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设计场地位于重庆城市中心朝天门广场,是整个城市的地标景观区。整体设计着力于当地的独有大高差地形,以及融合现有大型坐标建筑来福士,利用来福士设计元素“扬帆起航”设计出大型架桥柔化来福士独立大体积感。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游览空间及浏览线路;增加种植。打造全新,面向未来的绿色魔幻地标。
作品名称:《山地互动空间——重庆嘉陵新村的改造》
学生:王兆国、罗棚濒、胡莉
指导老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整体设计着力于当地的抗战文化,独有的山地地形。通过阶梯和栈桥将每个功能区紧密相连,利用地形与建筑物的高低起伏变化来唤醒当地居民邻里关系的记忆。为当地居民提供可交流互动的公共区域和种植区域,也为游客提供可驻留的休憩和体验平台,从而达到留住人和吸引人的设计初心。
作品名称:《快乐是吉——铁路遗址公园改造》
学生:陈思淼、陈金菁、王绍宇
指导老师:彭小柯
设计说明:毕业选址位于成都省高新区神仙树地铁站出口附近。整块区域被一段长700米的废弃铁路贯穿,为了保留和利用工业遗留物,我们组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后决定从神仙树流传的历史故事来着手设计一个集市。做这样一个集市不仅是方便附近的居民,更是一个业态的文化聚集地,可接纳包容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前来游玩观赏。
作品名称:《“vaccine”of city》
学生:郑益民、刘清贵、李薇
指导老师:彭小珂
设计说明: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需要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防灾公园来确保城市拥有对抗灾害的能力。本设计通过对防灾公园配置原则,合理规划了一个城市中应有的防灾避难公园。
本设计在彭小柯老师的带领下,由小组成员郑益民,刘清贵,李薇共同完成。作品名为“vaccine”of city,意为城市防灾公园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疫苗”,他将保护城市发展产生的安全隐患。
作品名称:《感官重塑——盛京医院医疗景观设计》
学生:蒋林佑、阳松、陈佳琦
指导老师:范颖
设计说明:项目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由于项目选址远离城市核心版块,较为静谧,适合康养愈疗。我们以花朵提取直线和同心圆为基本元素,通过景观自然造物的设计手法,让场地具有开放性、活跃性、生态性、康养性,将自然而生的场景归还场地,试图打造一个 花园里的医院环境。设计中让直线和圆成为形象上的统领者,整合、划分、组织空间,与周围环境形成联系而非相互抵触。通过发散、重叠、渐变的设计手法,梳理水景、景墙、植物与市政道路的关系,形成和谐的界面咬合及高效的流线引导。
作品名称:《共生》
学生:伍柳西、骆研锦、杨舒婷、陈映汐
指导老师:范颖
设计说明:该项目选地为花园城市新加坡。地理位置在新加坡中心区域。该地没有开发。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让人们可以不再被公司学校这种办公和学习的空间所局限。所以该项目针对这类数字化游牧民,我们对该空间进行考虑未来办公空间的设计。未来无限想象的背景下我们融入生态、科技、共享的理念。设计了一个共享办公空间。对植物元素的运用和外形上的参数化表皮设计。最终行程生长,交互,共享三位一体的共享办公空间。
室内设计
作品名称:《corona展馆》
学生:蔡尧、王元海、李浩峻、张章
指导老师:计宏程
设计说明:设计以纪念抗击新冠疫情为主题,该空间的主要色调以黑、白、灰三种色调为主,整个空间形态多以弧状来进行呈现,其形态的灵感来源于新冠病毒的外观形态。整个建筑空间主要以三大楼层组合而成,而三大楼层分成三个主题,分别是:发现、抗争与新生。
作品名称:《嬉息隙公共卫生间设计》
学生:蔡旭东、梁汕汕、李鹏程、杨博
指导教师:傅璟
设计说明:本方案结合城市三种典型性环境(老城区、新城区、公园)分析城市公共卫生间不同区域的使用人群、使用方式、环境特点、具体需求等几方面进行公共卫生间设计。
作品名称:《食野之苹》
学生:陈怡帆、李雪遥、张娅
指导老师:傅璟
设计说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本意是一群小鹿呦呦的叫唤着,去吃野地里的草,侧面烘托出小鹿所在的是一个清新自然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将小鹿作为毕业设计的一大特点,利用已驯化鹿群为设计增添光彩、趣味,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去呼应原生态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品名称:《梦想生活·梦想家——LIVE YOUNG生活体验馆》
学生:池静怡、范欣雨、陈靖洪
指导老师:计宏程
设计说明:“live young”是一家以人为本的生活体验馆,译为“保持年轻”,年轻是一种状态。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年轻”,打造以“家庭式”的多空间生活并且发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结合文创园的生活气息,提取周边环境中的文化元素,将其用于此次设计、品牌形象和室内软装设计等,打造多功能开放的自然舒适空间。
作品名称:《山林涧》——民宿设计
学生:毛杨、邓丽均 、蔡瑞
指导教师:计宏程
设计说明:本方案选取了清溪镇唐家河自然风景保护区为设计背景,以当地的特产:木耳、香菇作为民宿造型的设计载体,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源于自然、建于自然、归于自然。
作品名称:《流光疏影》——剪纸艺术工作室设计
学生:邓小邻、何雪莲、侯岚岚
指导教师:申明
设计说明:本方案选取了四川阆中古城古建筑保护区为设计背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作为工作室的设计载体,选择“传承”与“焕新”的设计手法将新旧建筑的结合完美呈现。
作品名称:《一步之遥酒吧》
学生:周国平、何城全、丁力
指导教师:计宏程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的是一步之遥酒吧,在设计之前我们想了个场景,坐在河边的堤坝上吹着风听着流水声,看着对岸潜藏在雾里森林静静地发着呆,感觉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所以这次设计的酒吧不仅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顾客的精神需求。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想把这个场景搬进酒吧室内空间中,所以我们整个平面是运用的曲线元素,因为曲线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代表着自然以及河流。立面空间的塑造也是运用的曲线,在地面的设计上,我们运用室内河流将酒吧分成了几个“岛屿”,每个岛屿都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
在整个室内的设计中也加入了场景中的重要元素,但是都经过了简化。这样一来就不会显得生硬,反而更加舒适。
作品名称:《LULU西—亲子主题餐厅》
学生:贾星、唐佳、刘芮
指导教师:计宏程
儿童安全是我们关注的空间核心,创造一个亲子空间,安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在色块上进行硬空间与软空间的划分,每一个直角部位都设计了软处理,是一个可以让家长放心的空间。本案在设计解决视觉处理的同时,将一个儿童背后的家长都带到消费场景中来,营造价值感。
作品名称:《旦——凉山彝族乡村活动室》
学生:刘丽丹、吴雨芊、倪超凡
指导老师:申明
设计说明:设计选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涌泉街,对当地一栋彝族传统民居进行改造,老房为生土木构的瓦板房。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设计了一个有着村民沟通、休憩晒太阳、对外宣传体验彝族传统工艺漆器功能的公共空间。
作品名称:《川音图书馆改造设计——“驻往之间”》
学生:刘亚岚、何维、何曼
指导老师:傅璟、邓堃、唐勇
设计说明:设计的主旨在于环境对建筑室内的影响,场地周围植被较多,选着树作为思考环境的载体,树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寓意。在原有空间布局构造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改造,追求简洁明快,营造轻松现代的交流学习空间。
设计名称:《Rubiks流浪动物救助站》
学生:那艳平、张思璇、孙丽饶、鲍思雨
指导老师:计宏程
Rubiks流浪动物救助站灵感来源于魔方(又称鲁比克方块),每一只在外流浪的小动物都代表的是魔方的一小块,鲁比克流浪动物救助站打破常规的救助流程与模式,以领养代替购买,希望能让流浪动物能够得到真正的帮助。给动物和人都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作品名称:《金牛区工人村改造设计》
学生:阮颜斯、赵剑波、刘宇航
指导老师:申明
设计说明: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中村这种代表了一座城市最基本的人文情怀正逐渐被抹去,城市正在走向以“光明城市”为代表的理性概念。但这种概念无疑是对于城市性质的扭曲,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于城中村的介入来缓解这种趋势。
作品名称:《野生动研究救助站——山石》
学生:舒文聪、朱晗、罗豪
指导老师:计宏程
设计说明:一座旨在提 升人们的认知,为研究者、志愿者和参观者而建的接待 中心,同时,也是具备野生动物研究和救助功能的设施,以体验、观察为主,研究为辅的野生动物救助站,为远道而来的体验者提供住、食、行。让体验者有更好的体验参与感,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野生动物,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作品名称:《“poros”青年公寓设计》
学生:魏骁、王浩楠、孙宇
指导教师:傅璟
设计说明:poros 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发明、美好、机遇、富有与出路之神。它是智慧、热情、性格鲜烈的象征。本设计提供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满足住户基本的居住功能。我们希望在“poros”公寓的住户,可以像poros一样智慧勇敢,对求知充满渴望。所以我们以“共享互动”作为设计的核心,希望打造一个有着团结向上社区文化的公寓。
作品名称:《L&R滑板空间》
学生: 肖宇杰、蔡珍珍、黄守岭
指导老师:傅璟
设计说明:该设计通过将滑板运动空间与社区活动场地结合,体现小众街头文化的融合性与多样性,通过建筑场地的上下双层结构展现不同的空间活动性,以现代街头风格为主,空间造型上多折线切割,突出空间中的不羁与自由,采用透明混凝土增加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互动性,提升社区内的娱乐多样性,满足年轻滑手与周边居民的娱乐消费需求。
作品名称:《“打翻”醋坛子——醋文化体验馆》
姓名:辛雨薇、陈宏宇、张钰昕
指导老师:申明
设计说明:本设计通过空间的延展与联通,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导视,充分调动观者的好奇心理采用“窥视”和自行“探索”让观者探究空间中的趣味点。在设计上主要采用两种元素:1.“瓶口”连通空间,用窥视的方式引起观者兴趣 ;2.“水流”元素延展融入每个单元空间,弱化边界感延伸空间。整个空间由外及内,从建筑外立面的洞口“窥视”内部,通过有限的视觉范围激起观者好奇心,引导观者进入内部空间。整体空间从上至下,体现打翻醋瓶之主题,液体从二楼瓶口倾泻而下倾倒、流淌的元素贯穿整个建筑。二楼采用窥视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一楼的操作台,在空间上达到联动,缓坡楼梯的设计也起到了延伸空间的效果。
作品名称:《“隔而不离”浴场设计》
学生:叶苗、黄雅琪、何心惟
指导教师:傅璟
设计说明:设计项目注重自然环境与浴场的结合,打破传统浴场模式,强调室内外环境与浴场功能的融合。设计特点表现为:在分割上体现“隔”,在氛围中体现“不离”,突出了心灵、情绪、身体等全方位的“洗浴”功能。
作品名称:《川音新都校区图书馆改造》
学生:郑可敏、苏钰仪、黄芮、杨燕桦
指导老师:傅璟、邓堃、唐勇
设计说明:艺术专业里的高校图书馆,我希望它看上去更有活力,更大胆!所以我们根据学校性质的不同,重新定义了大学图书馆,让它不再仅仅是阅读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让学生迸发创意的空间!